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分享到:
广东江门:“关键小事”如何点亮侨都文明新风尚
  • 来源: 大城管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05-29 11:35

5月18日,一曲轻快的《垃圾分类齐做好》响起,卡通人偶与萌娃随着旋律起舞,瞬间点燃市民热情。

第三届江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通过趣味市集、互动游戏、知识科普等多元形式,提升全民垃圾分类参与度,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迈向“全民自觉”。

今年5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

据了解,江门市已连续三年举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线下活动,既是落实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成为侨乡文明升级的生动注脚。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连续6年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从机制建立、设施建设、科学管理、习惯养成入手,前中末端一体推进,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档升级。

今年,江门鹤山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级市名单,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

在江门,越来越多志愿者热心公益、服务群众,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启动仪式播放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专题宣传片,致敬江门垃圾分类志愿者:“正是有了志愿力量的付出与奉献,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更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让垃圾分类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志愿者的身影也融入到江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中。上午10时,在蓬江万达广场,十余个垃圾分类主题摊位依次排开,来自江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蓬江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志愿者们带着市民朋友参与互动游戏,宣传垃圾分类小知识。

市民带着孩子在活动现场或驻足体验,或拍照打卡,在科普摊位了解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奥秘,还能亲手将咖啡渣、废弃木料变成生活艺术品。

7岁的轩轩闭眼将小手伸进盲盒,指尖轻轻摩挲。“圆圆的、凉凉的,是一次性杯盖!”他兴奋地说。

志愿者笑着点头,随即讲解垃圾分类细节,“一次性纸杯和杯盖都属于其他垃圾,喝完饮料后要把它们扔进灰色垃圾桶。

”一旁的家长陈女士边听边感叹:“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才发现,细节里都是学问。”

作为蓬江区“红领巾讲解员”,就读于紫茶小学四年级的揭欣然不仅是家里的“分类监督员”,更是江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常客”。

活动现场,她以“焚烧厂探秘小向导”身份,向大家揭秘垃圾焚烧处理的过程:“垃圾吊来啦!这个抓斗像不像夹娃娃机的爪子?‘咔嚓’一下抓起垃圾,咻——丢进超级烤箱。”童稚的声音搭配生动的语言,让复杂的回收流程瞬间“活”了起来。

小手拉大手,分类齐步走。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的分类知识,随着一本本垃圾分类教育读本的传递,从市集摊位流向校园课堂,化作更深远的教育力量。

为了让青少年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垃圾分类,江门本土作家、教师编写了贴近日常、图文并茂的垃圾分类教育读本。

启动仪式上,江门市城管局将垃圾分类教育读本赠给江门市培英小学、杜阮中心初级中学等江门市垃圾分类示范校园,让孩子们亲身践行垃圾分类,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成果转化到全社会。

随着市集的喧嚣逐渐消散,第三届江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的序幕正式拉开。江门各县(市、区)同步启动垃圾分类宣传周,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让垃圾分类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