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大城管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01-24 09:58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坚持“以民为本”理念,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探索为民服务之路,通过精细化、规范化城市治理,采取“服务执法+柔性执法”方式,科学合理规划“潮汐市场”,让便民与有序兼得、“烟火气”与“文明风”共生。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思茅区边城路五一农贸市场门前的夜市便热闹了起来。在一条200多米长的路段上,150个摊位沿道两侧摆开,各类水果蔬菜、烧烤小吃五花八门,摊主热情吆喝,人群熙熙攘攘,在灯火的映照下,展现出一幅别样的生动夜景。这样和谐的场景,得益于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探索设置“潮汐市场”,把原本要“撤出去”的流动摊贩“请进来”经营。
“有了这个夜市以后,我们农民摆摊更加方便了。之前不知道哪里可以摆,找的地方又担心会占道经营,边摆边收心里都不舒服。现在有了规范的夜市,我们就能定时定点地来,老顾客也能找到我们的位置。”摊贩杨琼高兴地说。
“潮汐市场”通过将商贩集中在指定区域,规定时间、规定位置进行买卖,为菜农提供了临时经营之地,同时也方便了周边群众购买农副产品。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规范了市场秩序,满足了摊贩就业谋生的需求,也方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
“平时上课也没有时间,晚上正好下课有时间过来看一下。感觉市场的商品种类很丰富,蔬菜水果也很新鲜,价格也划算,来这里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人来人往很热闹。”市民夏文丹说。
为达到良性管理效果,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多方考虑,选出区段兼职管理员,通过“区段管理员辅助巡查+经营者自营自管+城管员监管”的“营管模式”,形成一套以人为本、化堵为疏、执法与服务并重的流动摊贩规范化长效管理机制,为周边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有序、便捷的生活环境。
此外,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借助“城管进社区”的协调议事机制,通过民意调研和实地考察,重点梳理摊贩集中点、经营类型及群众需求,在确保不影响消防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按照变“堵”为“疏”、由“禁”改“请”的原则,在曙光小区小公园旁设置有22个摊位的“潮汐市场”,方便闲散居民和流动商贩摆摊售卖,并由社区工作人员和进社区城管人员共同管理。“潮汐时间”一过,立即撤摊,做到了城市管理与兼顾民需两不误。
“经营者都比较自觉,在规定的时间段来,规定的时间段走,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周边居民的休息,近一个月以来我们也没有收到相关举报、投诉事件。”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社区城管队员雷啟琼说。
从五一夜市到曙光小区的“潮汐市场”,思茅区正在不断探索更多城市管理新路径,以富有温度的管理方式,体现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一直以来,思茅区立足于探索管理有底线、执法有温度的工作机制,按照“疏堵结合、服务民生”的思路,不断从“执法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形成经营者安心、管理者省心、群众认可的三赢局面,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治理水平,让商贩、市民在烟火气中感受到治理的温度。